最近,楊超越再次成為了吃瓜群眾關注的焦點。
先是微博曝出楊超越已經成立自己的公司,化身「楊老闆」,徹底擺脫「打工人」的身份。
有網友調侃:怪不得之前還說「幹啥啥不行,和老闆吵架第一名」,感情是要自立門戶啊!
緊接著,她正式設籍上海。
一般來說,以往能有資格順利通過審查程序並順利設籍的人,不是科研大拿就是商業巨擘,少有娛樂圈人士。
楊超越也因此備受質疑:「你憑什麼能和他們並列?」
要我說,楊超越這波操作還真沒問題。
事實上,《人民日報》也專門就這個問題發表了一篇文章進行討論。
早在今年6月,李佳琦也曾經作為特殊人才,設籍上海,只是設籍的是上海崇明區。
作為目前國內知名的頭部美妝博主,李佳琦自身的高流量本身也是一種價值。
而上海選擇他們,以特殊人才引進的方式設籍,其實也展現出了上海人才設籍政策的一個新的方向。
所以啊,現在還認為她是一無是處的花瓶的人,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了。
楊超越紅嗎?答案絕對是肯定的。
從她出現在《創造101》舞台上的那一刻開始,與楊超越相關的話題就摧枯拉朽般地攻占了各大網絡社交論壇。
當然,此時的輿論風向以負面消息為主。
原因很簡單:楊超越幾乎打破了此前人們心中有關「女團」的所有定義。
唱歌走調忘詞、跳舞歪歪扭扭,連站位與最基本的節奏都把握不好。
唯一的特點,就是能哭。
當時肯定不止一個人這樣想:她,憑什麼站在舞台上?
然而魔幻的一幕接連發生,這位在舞台顯得格格不入的女孩一路過關斬將,以第三位的名次出道,狠狠扇了一眾網友的臉。
不少人對這個結果不屑一顧。
而當她的「錦鯉」身份被大肆炒作之時,網絡上的反感情緒達到了頂峰。
有那麼一段時間,楊超越獲得了「全網黑」的待遇,無數人嘲諷她的「成就」,無數人等著她出洋相。
然而時間一天天流逝,楊超越卻並沒有如網友預期的那樣「跌入糞坑」。
隨著她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綜藝節目與影視作品中時,楊超越再次打了唱衰者的臉。
很多黑夠了楊超越的人猛然發現:這個真實不做作、偶爾飆點「人生金句」的女孩,竟然莫名有點可愛?
不得不說,楊超越是一個非常有「綜藝感」的藝人。
最突出的例子就是《心動的信號》系列,楊超越的存在給節目增色不少,製造了很多熱點與關注度。
而她在影視作品中的表現雖然談不上優秀,但在一眾流量明星中也算可圈可點。
尤其是在《且聽鳳鳴》中,她的古裝造型甚至可以用「驚艷」來形容。
當然,楊超越雖然在演戲這塊小有潛力,但是唱歌跳舞卻依然是「老大難」:
該走神的走神,該翻車的翻車。
總之在她的身上,優點與缺點都非常鮮明,她是典型的流量時代的產物,但她在一眾流量明星中又顯得那麼非同尋常。
02
楊超越的出道與爆紅,讓很多人內心極不平衡。
究其原因,是楊超越那遠遠達不到女團及格線的唱跳水準與演出「全程划水」的表現給了普通觀眾一種「我上我也行」的錯覺。
記得當時網絡上流傳著一句話:
「如果楊超越都能出道,那麼偶像藝人的門檻到底在哪裡?」
如果從專業、藝術的角度出發,那麼這句話的確有它的道理。
但楊超越的業務能力真的就如網友所說的那麼差嗎?
誠然,唱歌跳舞是大多數「偶像女團」成員的基本功。
但這並不是判斷一位偶像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。
如果我們剔除「楊超越」的濾鏡,來回顧她的出道生涯就會發現:
有這麼一個成員,她唱跳硬實力不過關,迷惑操作無數,但卻為這檔選秀綜藝節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度;
她擁有強大的造梗能力,能夠給團體創造「火出圈」的機會,甚至能帶起上億人規模的全民網絡狂歡;
不僅如此,她還能在隨之而來的「全網黑」浪潮中頂住壓力,最後絕境翻盤找回口碑、拿到頂流資源。
試問,能做到這些的人,難道還不夠厲害嗎?
在當下這個「黑紅也是紅」、「流量即是黃金」的時代,譁眾取寵的跳樑小丑比比皆是,但如楊超越這般熱度口碑最終雙贏者實在太少。
誠然,娛樂圈是一個資本局,在「偶像明星」這張絢麗奪目的面具之下,利益才是真正的主角。
私以為,討論一個藝人有多幸運、多真實、多善良、多無知、多惡毒......其實並沒有太多意義。
「人設」這兩個字,在恰當的時候足以解釋一切。
但即便如此,楊超越的身上的閃光點也並非無跡可尋。
表面看,楊超越是一個十足的小女孩,「小哭包」這點不必多說,連煲雞湯講大道理都帶著一絲孩子氣。
但如果我們深度剖析一下,楊超越又是一位十足的理性主義者:
她很清楚自己的缺點與長處在哪裡,很清楚自己需要得到的是什麼。
03
在最近播出的訪談節目《巔峰》中,楊超越坦言「不用待在女團里唱跳」是一種解脫。
這番話在節目播出後衝上了熱一。
有人覺得她的發言「對不起那些《創造101》中被淘汰的女孩」,是「對捧紅自己的節目」的不尊重」。
但我想說的是:對於楊超越自己而言,脫離女團這件事本來就是一種解脫啊!
無論是《創造101》還是後來的「火箭少女」,對楊超越最中肯的評價都應是:
她真的很努力了,但她大概真的不是這塊料。
在這種情況下,相信很多人會在自己的「努力」上大做文章:
「我都這麼努力了,你們怎麼能這樣殘忍呢?」
但楊超越並沒有迴避,而是選擇當著公眾的面接受自己「格格不入」、「辣眼睛」的事實:
「大家都是一盆油,就我一滴水,你說滴油鍋里它炸不炸?」
恰如她在《創造101》中回應網友的質疑時並沒有為自己的能力辯解,而是說出實話:「這個位置是粉絲投來的」。
不是每個人都有否認自己努力的勇氣與覺悟。
楊超越的邏輯很簡單:
自己適合什麼就做什麼,幹不了的事情不硬來,夠得著的東西努努力。
她對自己有異常清楚的認識與定位。
放眼娛樂圈,近些年來無數看似完美的人設塌了又塌,無數人拿著天胡的好牌最終打得稀爛,而頂著「無能」標籤的楊超越黑點卻越來越少。
這不能不說是大智若愚。
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,傲慢才是。」
行走於人世間最可怕的不是無能,而是拎不清自己幾斤幾兩。
至少在這一點上,她活得比很多人更清醒、更通透。